從口湖鄉來到水林鄉,這趟路的目的就是午餐饗宴 !!
"蔦松客棧",這是一個無菜單的鄉村料理店家,其特色主要就是創意的菜色及老屋
建築。有了在地人的介紹,我相信這會是豐盛的一餐 ~
餐廳老闆來到門口親自接待,親和力十足的模樣,觀感上瞬間加分不少。
室內十足古早味的紅磚竹竿背景,彷彿回到了我幼年的時光。
室內佈置及牆上的壁畫都有濃濃的鄉村味,還有那屋頂上木頭斑駁的痕跡,讓
我誤以為來到鄉下的外婆家了,超懷念的啦 ~
看到牆上寫的滿滿的留名板,店家料理可見已吸引不少饕客前來朝聖了,
等一下上桌的菜餚看來可以期待了。
這兩桌就是我們一行人的用餐位置,大家陸續就定位準備大快朵頤 ~
放山雞、汆燙蔬菜搭配百香果沙拉醬以及店家自己裁種的無農藥糯米玉米,
這些是首先上桌的菜色 !!
鮮蔬搭配百香果沙拉醬真的超級合拍,吃起來是很自然的果香呢 ~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酸甜滋味的百香果醬是店家採用新鮮的百香果製成的,
不是罐裝的百香果汁喔,超美味的說。
放山雞金黃油亮,皮彈脆肉Q嫩,好吃沒話說,而那糯米玉米更是大家一致通
過的超美味玉米,多汁有嚼勁的玉米讓人一口接一口,吃完一支再一支呢,這
剛上桌的三道菜就讓大家吃到不知如何形容了,只能說平凡中的美味啊 ~
因為是無菜單料理,所以菜名我就來掰一下吧 ~
這道是 { 黑甜菜鹹粥 } ,甜菜其實就是龍葵,吃起有點微苦,在鄉下地方是很常見,
是高營養成分的野菜,再加上紅蘿蔔跟烏魚等配料,這道餐想必能吸引老一輩的人。
{ 汆燙鮮蝦 }
簡單卻又不失澎湃的一道蝦料理,來到漁業為主的口湖鄉這邊,真的是不用多說了
,新鮮就是美味的基本原則在這邊真的是展露無疑啊 ~
超吸晴的 { 醬燒鰻魚 }又名"風火輪",這道菜多年前店家曾靠它得過獎呢,所以
是道名菜喔 !!
不管是排盤還是口味都讓人驚艷,而大廚更是切功了得,已將魚肉一塊塊的分切
出來方便給食客享用,Q嫩鰻魚皮夾著魚肉含著醬汁放入口中咀嚼,各位想像一
下那個滋味,哈,有沒有覺得餓了啊 ~
{ 糖醋五柳魚 }
魚的大小是男生的手掌2~3倍大,份量超足夠 !!
魚皮炸的酥脆,魚肉卻仍然多汁鮮甜,不過一下的時間,這條魚竟就只剩骨頭了,
大家對美食的戰鬥力都好強啊 !!
{ 烏魚米粉湯 }
湯頭鮮甜可口,卻也夾雜著懷舊的風味,魚肉自是不必多說的美味,米粉也是中規
中矩,但配菜"青蒜"我覺得也是亮點,又脆又甜,用來搭配這道餐真的相得益彰啊 ~
{ 芹菜炒花枝 }
清脆的芹菜配著海味的花枝這算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味道很鮮,鹹度也拿捏得當
,同樣也是好吃的一道料理無誤!
最後上桌的餐後水果讓我們都驚訝了一下,插在甕中送上的竟然是甘蔗,這也太
特別了吧,每個人在餐廳裡拿著甘蔗啃,這畫面還真有趣 ~
飯後走來到餐廳外,看見的是純樸的三合院,原來這就是蔦松客棧的原貌啊,店家
的親切好客加上美味的料理,這一餐真的 "只在雲林口湖有,難得市區幾回嚐" 啊 ~
所以下次來到雲林別忘了來蔦松客棧吃美食喲 ~
滴雞精、這商品如果我記的沒錯,應該是鄉土劇帶起的風潮吧 ~
在蔦松客棧吃完午餐後,來到的下一個目標正是以"庝某雞"(台語)一詞闖出名號的
"水林滴雞湯" !!
{庝某雞的故事}
店家的女主人因工作家事操勞導致身體狀況不佳,一心想為她養身子的店家老闆不斷
苦思,甚至也買了許多補藥給太太服用,但就是不見起色 ...
直到某天,自家供奉的神靈忽然托了一個夢,夢中教導老闆如何用雞熬煉出健康又養
生的湯品,夢境似明似真,因此老闆醒來後也不敢輕忽,規劃好場地後便開始嘗試如
何煉出好雞湯 ... 當然一開始老闆的雞精也是失敗居多,但人家說努力就是會有收穫
,終於讓老闆研發成功了 !!
了解庝某雞的由來後,接下來我們來去參觀參觀製作滴雞精的大本營 !!
因為廣受好評,為因應客人的需求於是建造了不少灶爐 .....
店家介紹中談到為使灶爐中的溫度穩定並提升保溫效果,於是店家使用Q土+黑糖及
糯米拌製而成的土將灶邊週圍密封,為的就是穩定雞精品質,留住精華。
據店家所述,每日都得早起生柴起火,煉製雞湯時現場溫度高達50度幾度,辛苦
可想一般,但也能知道這雞精背後的用心及真材實料 !!
大爐裡頭分別放置了8個內鍋,每個鍋約放置5~6隻雞,相當大器。經過12小時的
精煉慢熬及溫度控制後,大約能熬出約2公斤的雞湯,可說是滴滴珍貴啊 ~
再循著雞的叫聲我們來到後頭屋內餵養的黑羽土雞的屋舍,因為先前參觀過水泉
農場所以單從雞的毛色就可以辨認的出來是不是健康的雞了。餵養的場地有點簡陋
了些,不過不像餵養在戶外的那種需要特別留意天候變化,在室內反而更好照料。
看完環境介紹,接下來我們到裡頭看看 .....
這算是店家接待客人的地方同時也是販賣部,是一個沒有華麗的裝潢只有
濃濃人情味的聚會小場地 !!
店家相當好客,泡茶品茗、餅乾嗑瓜子一應俱全,大家在一起吃喝聊天,
真的很熱絡又熱鬧。
說著說著,老闆拿出了當年草創水林滴雞精時的第一代模樣。
早期的炕是直接挖坑埋在地上的,下雨天時水會流入炕內導致炕內積水,因此必須
花費很多時間在整理上,所以這第一代的作法很快的就被其他方法給取代了 ...
這就是改良後第二代的灶,雖然不怕水淹了,但卻因為溫度的穩定度不佳,做好的
雞湯常走味,因而才又改到剛剛看的那種用Q土家黑糖做成的灶,一直延用至今 !!
水林滴雞精採小包裝(120cc),想喝的時候,取出一包隔水加熱就可以即時飲用了,
真的相當方便。
鋸齒狀的封口,只要輕輕一撕就可以享用營養滿分的雞精。
你的"讚聲"(台語)
是young進步的原動力
喜歡young的文章,記得來粉絲頁按個讚喔 !!
討論區 | 主題 | 回覆 | 作者 | 最新回應 |
---|---|---|---|---|
其他 |
![]() |
0 |
2021-09-14 23:11
|
2021-09-19 22:33
aqu
|
其他 |
![]() |
0 |
2020-08-17 12:39
|
2020-08-17 12:39
asadsivapr
|
彩妝 |
![]() |
0 |
2018-07-09 20:21
|
2018-07-09 20:21
nishi
|
彩妝 |
![]() |
0 |
2018-07-09 20:20
|
2018-07-09 20:20
nishi
|
美髮 |
![]() |
6 |
2018-03-09 01:44
|
2018-07-08 01:32
|